《摔跤吧爸爸》中有哪些教育理念值得学习
对于一部电影,掌声是最大的赞赏。《摔跤吧!爸爸》值得这种赞赏。
体育题材、印度电影、主演基本不是明星、再加上相对较少的排片,尽管有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的品质保证,但《摔跤吧!爸爸》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而上映后短短几日,便在票房上实现了逆袭,随着口碑的发酵,《摔跤吧!爸爸》票房逼近好莱坞巨制《银河护卫队2》,更超越同档期国产片。
与一些经典传世电影相比,《摔跤吧!爸爸》也许算不上神作,但是它的品质和其中展现出来的电影精神,值得我们深思。
有几个电影拍摄的小细节一直在流传着:饰演爸爸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阿米尔汗,在影片中体重前后有50多斤的差异,为了演绎出最真实的胖子的感觉,他让自己1个月内增长了50斤,完成中老年角色拍摄后,又在半年内减掉50斤,练出八块腹肌的魔鬼身材,再完成青年部分戏份的拍摄;饰演青少年时期巴比塔的演员桑亚玛荷塔,尽管在电影里只有几秒钟的摔跤画面,她也同样跟着专业摔跤手一起训练了7个月,摔到遍体鳞伤也始终坚持。
电影里,爸爸为了训练两个女儿,让女儿们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跑步、锻炼、节食,甚至挑战生命极限;电影之外,这些演员们为了演好角色,也与专业摔跤手同吃同住同练习,甚至把自己锻炼成专业选手。
热血运动的故事很多,而能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征服所有观众却非常不易。阿米尔汗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并赢得了满堂喝彩。反观我们国内,不断有演员出现在拍摄现场用替身或抠像方式参演影视剧的现象可以说,在敬业精神上,一些国产影片和《摔跤吧!爸爸》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摔跤吧!爸爸》取材于真实题材,原型故事的大女儿与电影中一样,是印度第一位赢得英联邦运动会的摔跤选手,也是第一位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女摔跤手。受她的影响,印度成千上万个女孩开始从事摔跤这项运动。
影片中有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两个女儿锻炼一段时间后不愿再服从爸爸,偷偷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在她们向朋友抱怨时,14岁的新娘却羡慕地说:我希望有你们那样的父亲,至少你们不用在14岁时就嫁给你们不认识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饭。这一刻,两个女儿开始觉醒了,她们不再是被迫状态,而是有了自己的梦想,想去学摔跤,想赢得比赛,想去夺得冠军。爸爸的角色也由压迫者转变为引导者。
整部影片中,爸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女儿,爸爸与印度传统对抗的情节不胜枚举。可以说,如果爸爸不是那么坚持,成为世界冠军的女儿随时有可能被世俗的眼光所打垮。
在印度,男女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与传统印度电影中漂亮聪慧、能歌善舞、被男性追求的传统形象不同,《摔跤吧!爸爸》中的吉塔和巴比塔赋予了印度女性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也因此在印度掀起了社会轰动效应。这部电影自去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以来,已获得34.5亿卢比的国内票房,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如果能通过一部影片改变更多女孩的人生,给予《摔跤吧!爸爸》再多的赞誉,也不为过。
其实,印度电影通吃中国甚至全球观众,《摔跤吧!爸爸》并非个案。《印度往事》荣获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是当年亚洲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2009年,英国导演拍摄的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第81届奥斯卡8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2015年,《我的个神啊》在全球市场刷新宝莱坞电影的历史票房纪录,是首部海外票房到1亿美元的印度电影
不得不说,印度电影和国宝级电影人阿米尔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以超凡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叙事力给观众营造视觉奇观和感官娱乐的同时,又将对传统文化信仰、对生命价值、对灵魂追求的思考传递给观众,反种族歧视的《我的名字叫可汗》、反思教育体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反抗殖民统治的《芭萨提的颜色》等,莫不如此。
将电影锻造成一把利剑,一面直插社会问题的命门,一面用真挚的情感插入观众心房,用一部部饱含批判精神的佳作观照国家、民族与社会这就是《摔跤吧!爸爸》和印度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