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炼,如何安排动、静功法?
问:道教修炼,如何安排动、静功法?
答:鹿豹座整理资料发现说到“静则炁生”,因此道教提倡以静功入手,这就好比是往身上挣钱。若直接从动功入手,则不易取得新生之炁,因为动功本身难免炁的消耗,这就好比是花钱,所以道教不赞成以动功入手。但是道教并不反对动功,而是提倡二者之间的合理安排,即应当先入手,具备一定本钱之后,再用动功之炼习,将此炁运化于周身。如同挣了钱就要注意补养身体,再去更好地挣钱。为了不亏本,应以挣钱为主,无论如何花钱,都应保持入大于出,为了保住本钱,花钱之后,还要归结到挣钱上面。体现于动静功法的安排,宜多静而少动,即动功三分而静功七分。再就是动功之后,仍要回到静功之修习,则真炁不失,而生机长存。
内家拳不可单纯称为动功,其中有动功,也有静功,更有动静合一的较高层次。比如内家拳的入手功夫是桩法,属于静功;其套路动作,中谓动功,而其中之起式、收式之“无极式”,又是静功;拳法动作之中,讲究“有动之动,出于无动。”(《太上大通经》)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以及“内外均整,心力合一”、“由虚空寻有力之真实”等等,这就是动静合一的高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