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一种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
维生素D缺乏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
维生素D及其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内分泌及生殖器官中,与卵子发育、精子生成、配子受精、胚胎着床及妊娠维持都有着密切关系。服用糖皮质激素、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D。体内可检测到的维生素D代谢物约有40多种,其中25(OH)D是循环中存在最多的代谢物,可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血清25(OH)D≥20μg/L(50 nmol/L)为正常,k≥12 ~ <20μg/L为不足,<12μg/L(30nmol/L)为缺乏。①保证日光照射,人体所需维生素D约90%由皮肤内合成,每天接受日光照射(包括漫射)约30分钟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②膳食摄入,保证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高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A/D强化牛奶等。③维生素D制剂,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补充维生素D制剂400~800 IU/d。维生素D补充剂量应根据患者自身的缺乏程度和临床症状由医生来确定,每日服用维生素D剂量为800~1000 IU时比较安全,吸收障碍患者、减肥术后患者、严重缺乏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如:2000 IU/天)。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均可,二者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用药1个月后随访监测。保证充足的钙在维生素D缺乏的改善期间非常重要,钙的补充以从食物中获取最好,必要时可补充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