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式教育致小孩不安 虎妈开始尝试赞赏
资料图片: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的学生课堂上举手回答提问(摄于2010年11月27日)。
外媒称,美国对于相比中国等国家丧失其教育竞争力日益感到担忧然而太平洋对岸的草似乎更绿。
据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2月14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3年发布世界各国学生表现的报告时,美国发现自己的学生远远落后于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得分最高的上海。当然上海只是个城市,但上海学生的数学表现非常突出,他们的分数领先美国成绩最好的马萨诸塞州两年。不过,就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教育模式之时,强调高期望和严格纪律的中国传统抚养和教育方式在国内面临强烈抵制。
报道称,由于儒家传统十分重视孝顺和学习成绩,严厉的中国家长通过严格手段迫使孩子表现出最佳能力的这种模式化形象无疑有现实依据。事实上,严厉与虐待孩子之间的界限有时模糊不清,虎妈(指的是对孩子寄予厚望的严厉母亲,这一叫法因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而流行)可能是有害的。现在,有迹象表明一些中国孩子已经受够了。
在受欢迎的中国社交网站豆瓣上,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有超过7.7万名成员,他们分享在父母的高压管教下度过的童年经历。在论坛中,一名用户写道,以前家庭作业中每出现一个错误,妈妈都会打她,妈妈还因为她没有赢得班委选举而在邻居和同学面前斥责她。剑桥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生李萱(音)写道,事实上,中国所有学校都以这种高压、功利和羞辱性的教育方式为基础。在2012年6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李萱谴责她曾就读的南京一所精英小学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尖声斥责,还把学生的书包扔出窗外。她写道,这种长期的羞辱以及对自信的打击带来了伴随一生的不安全感。
然而,中国的一些准虎爸虎妈现在开始选择赞赏,而不是咆哮。所谓的赏识教育鼓励成人表扬孩子的成功,而不是关注他们的失败。这种教育方法现在很流行。中国的一份教育周刊2012年报道,深圳考虑在全市所有高中推广这种教育方式。全国各地的一些中小学已经根据这一理念改革了课程。河南省的一所高中把教师的奖金与他们采用这些新教育方式的能力挂钩,而上海一所中学把每周一定为赞赏日,老师必须至少对20名学生说一句表扬鼓励的话。此外,中国越来越多的有钱家长把孩子送到海外读书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给他们一种国际视角并提高他们得到令人垂涎的外国护照的可能性,还是为了让他们受益于更具整体性的教育方式。
但是,报道称,这种转变还没有在中国竞争极其激烈的大学录取过程中体现出来,大学录取仍把高考分数放在第一位。这意味着为孩子规划未来的家长别无选择,只能引导孩子为考试做准备,有时是通过严厉的斥责或督促手段,而忽视他们的兴趣爱好。2012年5月,有关湖北省的高中生一边打点滴注射氨基酸一边自习的照片在中国网络上疯传。2012年6月,安徽省考生沈飞在完成高考后才得知母亲一个多星期前在车祸中去世的消息。家人和邻居对电视台记者说,他们对沈飞隐瞒了实情,以让他专心参加考试。
报道称,中国教育当局制订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计划,措施包括减少家庭作业以及在大城市取消小学升中学的考试。然而,学校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对于目前身处公立学校体制之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远离埋头苦学或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新闻】
美媒:虎妈和其批评者都没错
家庭文化对于孩子如何看待父母的激励方式非常重要
2011年,耶鲁法学教授蔡美儿因为《华尔街日报》刊登的描述她严厉育儿方法的文章《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引起争议。批评者指责蔡美儿为让女儿获得成功而伤害她们。蔡美儿则批评西方人教育子女的方式过于宽松,孩子注定要失败。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22日发表题为《虎妈和其批评者都没错》的文章称,一项新研究提出,蔡美儿和她的批评者都有理。这项研究提出,并非西方家长或东方家长掌握教育的全部真谛,但家庭文化对于孩子如何看待父母的激励方式非常重要。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博士生阿莉莎付1月18日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年会上说,两种文化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取得成功。此外,在两种文化下,儿童与父母的关系通常都很好。她说:我认为,有所区别的是这种关系的性质。
文章称,蔡美儿的育儿方式严厉无情,监督女儿长时间练琴,不表扬她付出的努力,只表扬她取得的成绩。她把自己的方式称作虎式教育,这在东亚文化中很常见。西式教育却更看重孩子的自尊和独立。
付说,不同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亚裔美国人的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欧裔美国人则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自立的人。她和她的同事希望了解这两种不同的观念是否会改变孩子对虎妈式教育的反应。
这些研究人员请83名高中生用几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母亲。他们发现,与欧裔美国学生相比,亚裔美国学生更喜欢谈论母亲与他们的关系。比如,他们往往提到母亲如何帮助他们做作业或激励他们取得成功。欧裔美国学生则更喜欢谈论母亲本人,比如描述她们的相貌或爱好。
付说,这种区别显示,亚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看待母亲的方式确有不同,亚裔美国人认为自己从某种角度上与母亲相通,而且母亲促成了今天的他们。
这些研究人员接下来让61名高中生评价他们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压力和支持。他们还询问他们与母亲的相互依赖程度。对欧裔美国人来说,这样的压力是负面的。从母亲那里感受到压力的人说,母亲不太支持他们,他们与母亲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但是,亚裔美国人却不是这样。对这些孩子来说,压力和支持无关,妈妈可能给他们很大压力,但他们仍然觉得妈妈非常支持他们。对亚裔美国人来说,在相互依赖和压力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同时,两组青少年都把母子关系评价为优良,鉴于有人担心虎妈可能损害母子关系,这个发现令人鼓舞。
最后,研究人员又调查了母亲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他们给117名高中生一套很难的填字游戏,然后让他们写一篇短文,有关他们母亲或者他们自己。接下来,他们让这些学生做更难的填字游戏,并计算他们做出多少个才放弃。
两组学生在以自己为思考对象后表现出同等程度的动力。但如果以妈妈为思考对象,亚裔美国学生完成的填字游戏就多于欧裔美国学生。换句话说,对亚裔美国学生来说,母亲似乎提供了额外的动力。付说,对于重视独立的欧裔美国人来说,觉得母亲太关心他们反而可能损害他们做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