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年了,很多朋友也都要被家里人花式催婚催生,有部分姐妹会忍不住质疑: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年龄大了再生真的很危险吗?
生育在医学上是有最佳年龄的,年龄过大生育风险就会提高,那到底是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才会导致这种结果呢?卵子变少、质量变差:如果不受其他外界干扰,女性一生可以排700多次卵。年龄大了之后女性体内雌激素降低,卵巢内可发育成熟的卵泡数量就会减少。卵子质量也会下降,因此受孕的几率就会降低。生产能力退化:孕妇的骨盆和韧带功能也会随年龄退化,软产道组织弹性变小,子宫收缩力也会相应减弱。我们常理所当然地把生孩子当作女性单方面的事情。但生孩子这事,没了精子也肯定不行,精子质量也决定着这一胎的好坏。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精液质量会逐渐下降:精子浓度、活力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精液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活动精子百分率、DFI等参数也会随年龄改变,以至于精子变得没什么“卵用”。精子携带的DNA断裂几率也会提高,遗传物质越来越不完整。
生育功能退化之后,生育风险自然也会提升,我们先来说说高龄女性的生育风险。综合并发症和胎儿异常来看,医学上认为女性生育风险最低的年龄段是25~29 岁。超过30岁尤其是35岁,生育风险会大幅上升。从孕妈角度,也就是妊娠并发症角度来说,高龄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流产早产等风险的概率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35岁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概率会出现剧增。
从胎儿角度,也就是缺陷儿角度来说,高龄产妇生产的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也会增加。以唐氏综合征来说: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在30岁之前几乎没有变化,到35岁开始出现涨幅,发生率达到0.56%。到了40岁以后,增长速度加快。接下来我们就再来说说高龄男性的生育风险。男性同样也有最佳生育年龄,大致在25~35岁之间,与女性差不多。高龄男性最为显著的生育风险就是基因突变:一名40岁父亲带给子女的潜在破坏性基因突变几率是一名20岁父亲的2.5倍。以先天性疾病唇裂为例,丹麦一项100万例分娩样本的研究发现:父亲年龄较大是唇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关性与母亲年龄无关。当父亲年龄达到45岁以上时,母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发生几率也都有所上升。精子遗传物质破碎严重,也易导致女方反复胎停、流产。从“怀得上”、“保得住”再到“养得好”,高龄父母双方对子女的影响都不容小觑。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过早生孩子也同样有风险。这一点也可以从上图呈“U”型的妊娠并发症看出。女性19岁时生育的综合风险高于35岁。因为此时身体器官尚未完全成熟,产道裂伤、胎儿发育不良等都更可能会在过早生育时发生。不容忽视的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 15~19 岁女性的早婚早育率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而对于男性来说,低于20 岁生育,孩子发生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以及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可能性都会增高。
医学上依据生育风险所得出的“最佳生育年龄”,一直以各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的生育准则。似乎在这个年龄生孩子了,就能顺顺利利;不在这个年龄生孩子,孩子就会出什么问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医学上的概率是根据整体统计得来的数据。而具体到每个家庭、每对夫妇来说,面对生育时,还是得看自己身体情况如何:有些人一直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大了依旧拥有强健的体魄。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不一样,所以无需把自己困在“最佳生育年龄”的概率里。说到底,决定每个人生育风险的,不是年龄,而是每个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多家庭可能把不孕想得太可怕,但其实只要找出导致现在怀孕困难的因素,并且针对性地解决它,怀上宝宝并不难。想要解决久久怀不上的问题,自己头疼是没用的,关键是要找到有经验、水平高的专家医生。生育也从不是一件单一的事。迎接一个新的生命,不止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父母做好十足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对于很多人来说,20多岁的年纪,虽然身体机能好,但对健康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性生活的安全都难以保证。更难在心理上做好负责任地迎接、养育一个新生命的准备。最后,希望每个人做父母都是因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除了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