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婴超度

江南殡仪馆火化工-03年江西林家发现木乃伊,村民才知,林家儿子将亡父封在陶缸3年

2023-09-21 21:04灵婴超度

单位名称:重庆四公里江南殡仪馆

服务类别:殡仪馆、火葬场

联系方式:办公室

咨询电话:023-65255520点击拨号

项目优势:一级殡仪馆、遗体火化、守灵治丧、丧葬用品、鲜花灵堂、餐饮服务

单位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广黔路80号

重庆市江南殡仪馆,一站式24小时服务。灵堂租用,灵堂布置,告别仪式,守灵治丧,司法鉴定。

2003年的某一天,江西上饶灵山脚下一个寂静的小山村突然热闹了起来。

村民们纷纷议论着那件惊天动地的事儿:林上水家,出现了一具“木乃伊”。

不寻常的陶缸

一大早,林上水就从家中搬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陶缸。

而陶缸一般用来储存粮食或者酒、油等食物,不需要很大的规格,像林上水家这样的陶缸极其少见。

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在林家门外围观,大家都想探个究竟——陶缸里到底藏着什么玩意。

林上水看了一眼好奇的乡亲们,面色痛苦地将陶缸上的盖子慢慢挪开。

突然,围观群众里一声尖锐地叫喊传来:“木乃伊!”

此情此景,多数胆小的村民吓得四散逃开,但仍有一些胆大的走上前来围观。

只见陶缸之中赫然坐着一架完整的“干尸”,通体黝黑,只剩臀部还挂着肉色,皮肤干瘪,紧紧地贴在骨头之上,凹陷的双眼深不见底。

在江西省这样的南方地域,气候湿润而温暖,而如今竟冒出一具不腐尸身,足以惊动众人。

林上水的情绪也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进缸中,将干尸抱了出来,然后让木匠往上面抹上一层厚厚的石灰粉,干尸就这样变成了一座石膏像。

随后,林上水拿出事先准备的佛衣仔细地套了上去,一尊“肉身菩萨”便摆在了众人面前。

目睹全程的乡民这才发现,这具“木乃伊”正是林上水父亲林观荣的模样,而制作者就是他的儿子。

见林上水这样做,村民们痛骂林上水为“不孝子”,竟然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放进缸中,甚至还把他做成“肉身菩萨”供奉。

可林上水却仍是激动,他解释道:“这是出于‘孝道’,父亲也成功了!”

踏入佛门

林上水的父亲林观荣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家在上饶的一个偏僻山村,一家人以耕作土地为营生。

林观荣从小饱受着贫困带来的劳苦,年幼的他时常颠簸在泥泞的山路上,因为上山打柴是他的家常便饭。

但在山间的多年游历,却不经意间对林观荣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村里有一座标志性的大山——“灵山”,是道、佛二教圣地,山上寺庙诸多,佛教文化盛行。

每日,会有许多信徒跋山涉水去观光参拜,林观荣望着上上下下走动的礼佛之人,内心对佛学也有了几分敬意。

砍柴之余,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往寺庙跑,起初做一些义工打扫院落,后来还和僧人们一同打坐,诵读经书。

而平日里辛苦劳作换来的微薄报酬,除了用来维持简单的三餐,剩下的全都塞进了乐捐箱。

林观荣虔诚礼佛,但始终没有剃度出家,而是作为一名俗家子弟进行修行。

因此,他也没有完全摒弃红尘,到了适婚年龄便结婚生子了。

儿子被林观荣取名为“林上水”,寓意着将有上善若水般的品德。

林上水小的时候,林观荣就会时常带着他去灵山添香火。受到父亲的影响,林上水对佛教文化颇有信仰,立志成为佛教徒。

追随父亲的脚步,林上水常同父亲一起在灵山诵经修行。

但是父子温馨的好景并不长。1969年的一天,44岁的林观荣傍晚回家后突然一反常态,做出了种种怪异的举动,吓坏了儿子林上水。

一心向佛

林家的生活条件有了些许改善,饭桌上偶尔会摆上几个荤菜供一家人补充体力。

那日,林观荣回家后便开始吃晚饭江南殡仪馆火化工,结果肉刚塞进嘴里嚼了两口他竟立马冲到厨房全吐了出来,回来后见到桌子上的荤食也作呕。

林上水对父亲的异常感到担心,守在林观荣身边一整宿。

然而,林观荣厌恶荤食的征兆并没有消失,但只要不碰不沾荤腥,一切又如常。

也许这是林观荣对佛的虔诚导致,总之,从60年代末起,林观荣开始只吃素,也彻底地严格按照佛教要求戒律清规。

不过,这样一来,做饭倒成了难题。由于饮食有差别,烧菜煮饭不方便,林上水便贴心地给父亲留了一套锅灶餐具供以单独使用。

过年时,本该一家人吃个团圆饭,但林观荣会一个人避开吃。

而后来,他便索性专程带上大米和素菜,跟“灵山”寺庙里僧人一起吃。

在寺庙数十年的修行下,林观荣与僧人其实毫无二致,而这时他沉淀下的慈悲之心也愈发润泽万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林观荣对那条通往灵山崎岖之路产生了改造的想法。

每到下雨的季节,本就难走的道路更加泥泞不堪。不少佛教徒在山脚下望而却步。

林观荣便着手连同僧人将附近质地较好的花岗岩一锤锤凿下来,再一点一点通过人工铺到山路上。从山脚到山上有两公里远的距离,一行人就这样坚持了数年,整条山路最后竟变成近2000级台阶。

大功告成时,林观荣已有七十多岁。

通往灵山的路变成了坦途,路过的信徒无不称赞,而林上水更是对父亲充满敬意:“父亲一大把年纪了还有这种毅力做善事,这是我最敬仰父亲的一个方面。”

风烛残年,功德圆满,林观荣对自己的归宿也有了个人的想法。

1995年,林观荣交代儿子,要求死后不用棺木,要坐缸,坐缸千日之后要打开缸将自己做成塑像。

这一坐缸,是佛教中的僧人圆寂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如果几年后开缸,缸内的僧人颜面如生,肉身不腐,他们就会再被塑成金身,成为“肉身佛”。

对于父亲的想法,林上水觉得在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这是父亲常年与僧人们接触,加之对佛的忠心,才产生要坐缸的殡葬方式。

但那时林上水并没有惦记在心里:死后该怎么办,就不是您老人家说了算了。

留遗嘱而去

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2月12日,林观荣突发脑血栓,治疗20多天没说过一句话。

一家人心急如焚地守在病床前,终于等到3月9日,林观荣突然开口说话。

生命的最后时刻,林观荣没有说别的,再次讲起曾经叮嘱过儿子的那件事。

“二十多天未说话的父亲吞吞吐吐地跟我讲起坐缸的事。当时,我心想也许这就是他给下的遗嘱,我只有按照遗嘱去做。”

缸葬毕竟不同于火葬等形式,他虽然有所顾忌,但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孝顺地遵从了父亲的选择。

缸葬首先要选择一口陶缸,但林观荣的身高一米八多,身形比较庞大,买到合适的陶缸并不容易。

林上水赶紧叫来姐夫帮忙,四处寻找陶缸,最后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个在当地硕大且质地优秀的陶缸,还搭配一个跟这个大缸口径相吻合的小缸,两个缸刚好可以扣在一起,便于密封。

2000年3月12日,林观荣满意地离开了尘世。

林观荣走后的第三天,林上水按照民间将遗体放进棺木的程序,先在大缸底部摆放为父亲新做的寿衣和一张小木凳。

然后他抱起父亲的遗体小心翼翼地安置到小木凳上,整理整理父亲的仪态后,将父亲的双手分别搭在两个膝盖位置。

随后,他拿出一筐木炭,这是他专门从亲戚家精心挑选的上等木炭,连同黄纸包好的石灰粉一同放进了缸中,遗体周围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连脖子后面都被挤紧,只剩头部露出。

之后,林上水再把那口配套的小缸当作盖子扣在大缸上,最后把事先用桐油与石灰搅拌而成的浆糊涂抹在两个缸的缸口,将其严严实实地密封。

一切就都处理完毕,林上水在家门口的一块空地上搭建了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专门将装着父亲遗体的陶缸放在里面,实行全封闭处理。

自此,林观荣的遗体封闭在了缸中,他的遗愿也终于实现了一半。

化身塑像供奉

按照林观荣生前遗嘱,坐缸满1000天的那日,儿子要开缸,如果看到坐化成功,要将自己换成塑像用以供奉。

2003年11月29日,三年多已过,林上水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但他反而多了几分害怕,因为在陶缸打开前就连林上水也不知道缸内会是什么情况。

“当时,我心里还真是有点怕,生怕父亲的遗体腐烂得难看。更别说父亲期望的肉身菩萨了。”

可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缸后,林上水发现里头所有的东西以及父亲的遗体全都完好如初,只是比刚放进缸里的时候变得更黑了。

“中式木乃伊”的浮现,周围的乡民们恐惧、诧异与不解,只有林上水激动不已。

在抱出父亲的肉身后,便让请来的木匠糊上石膏,确保完全密封,塑造了一具父亲的石膏真身像。

后来林上水考虑到石膏真身像容易被盗,又按稍小的规格,用樟木雕塑一具副身像,并分别给穿上衣服。

然而塑像做成后,林上水却拿不出多余的钱安置。林观荣去世前和办丧事期间,花费了足足两万多元,而今后还要考虑到塑像的保养等等费用,开销比火葬的成本高了三倍以上。

林上水着实没有财力另找地方好好安放塑像,于是他直接将两具塑像摆放在家中二楼的主厅内。

林上水三年来的心头事好算办妥,但此事沸沸扬扬地传遍了整个乡里乡外。

冲着林上水的骂声此起彼伏,大家不仅无法接受有别于传统丧葬方式的坐缸,而且将亲生父亲制作成塑像放在家中供奉更是超乎了乡民们的想象。

人多嘴杂,乡里乡外开始对林家避之不及,无人敢迈入林家大门一步。

他们一想到二楼有一座用真身做成的佛像就觉得一股邪门劲,更有甚者,看见林家的房子都要绕远路走。

林上水则是满肚子的憋屈,自己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尽了孝,却沦为这般下场。

时至2022年,林上水供奉父亲塑像已有二十多年。每个月他都会去二楼上香朝拜,寒来暑往,香火不断。

在林上水眼中,父亲的塑像是林家的尊宝江南殡仪馆火化工,因为父亲生前兴修道路为人们扫除障碍。

林上水还认为,正是这尊塑像的存在,很好地为子孙后代树立起榜样。正如他自己看到塑像也会常常想起父亲的教导,在平日里积善行德,帮助众人。

二十多年过去,乡民们发现林家一点也不邪门,林观荣造的那条路让越来越多的信徒顺利来到灵山,林上水的善良也助力着越来越多的困苦之人……

结语:

“入土为安”是传统丧葬习俗,与之矛盾的缸葬,不过是一对虔诚的信佛父子的异举,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抛开个人尊崇,缸葬费时费力且比传统火葬的成本高了好几倍。加之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推行火葬,并在《殡葬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火葬区的公民死亡后,应当全部火化。非火葬区的公民在火葬区区域内死亡的,应当火化。

可见,火葬才是国家提倡的一种殡葬方式,而且符合节俭办理丧事的要求。

诚然,孝顺的方式有很多种,因此我们也不可过度迷信,也需融入对社会影响的考量,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孝”。

参考资料:

1、江西一孝子遵父遗愿将其制成“木乃伊”[图]_江南都市报

2、殡葬文化既是文化,也是指导殡葬管理的一门科学_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提供便民、惠民治丧服务。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