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殡仪馆火化工-700℃高温下的遗体火化工: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单位名称:重庆四公里江南殡仪馆
服务类别:殡仪馆、火葬场
联系方式:办公室
咨询电话:023-65255520点击拨号
项目优势:一级殡仪馆、遗体火化、守灵治丧、丧葬用品、鲜花灵堂、餐饮服务
单位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广黔路80号
重庆市江南殡仪馆,一站式24小时服务。灵堂租用,灵堂布置,告别仪式,守灵治丧,司法鉴定。
上午8:00,西安市殡仪馆火化车间忙碌高峰。
55岁的张荣正在用叉车将火化完毕的遗体骨灰运往另一个工作间,火化组年龄最小的90后贺美兵工作服已湿透,此时挂在墙上的温度计显示30℃,正在监控火化炉情况的代波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说,到了夏季,这个温度会升至50-60℃。
殡仪馆火化组的16名火化工,在这里24小时轮班,每天至少与60具遗体告别,成为逝最后的“摆渡人”。
高温下工作经常被烫伤
入行20多年的张荣,担任火化组组长,每天7点上班后第一件事,在电脑前确认今天需要火化的遗体信息和数量,将任务分配给早班12个人。
由于陕西“送人要赶早”的风俗,10点之前,是火化间最忙碌的时段。
早上上班节奏很快,最多时会有100多具遗体等待火化,而无论多忙碌,每个火化工都会对即将进入火化炉的遗体深鞠一躬,再开始操作机器。
在高温和高分贝的遗体火化间里,这样一个鞠躬,是“摆渡人”们对逝者最大的温情和尊重。
贺美兵今天分到的是5号和6号火化炉,核对遗体信息——开始火化——整理骨灰——装入骨灰盒交给家属,完成这样一个流程需要1个多小时。
入行8年来,贺美兵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火化遗体的情景:“根本不敢靠近火化炉,更不敢看炉内的逝者。”
他曾在长沙民政职业学院,接受过最专业的殡葬知识教育。但真正面对遗体时,那种害怕、紧张、好奇,以及对死者的敬重,都让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火化工是一个在“超高温”下工作的群体。
火化炉开启后温度在700-800℃,盛放遗骨的炉板冷却后也是200℃以上的高温。
“工作起来所有人的后背都是湿的,加上汗水含盐高,工作服后背颜色都是褪色发白的。”组长张荣说,有时候炕面的灰渣不小心落在裤子上,“滋”一声就会烧透工作服。
在60℃的夏季火化间,大家仍需要穿着长袖长裤防护服。但即使“全面包裹”,火化组的16名火化工身上全有烫伤,无法避免。
对骨灰的仪式感是对逝者的尊重
整理骨灰,是火化流程中最后,也是重要的部分。
火化完成,待炕面冷却十几分钟后,张荣用叉车将遗骨运往另一个工作间,那里有逝者家属,等待他将亲人的骨灰安置妥当,交到他们手上。
火化完成需要手工将骨头压碎装进骨灰盒,这个叫做“纳骨”。
“纳骨是从脚部开始逐渐往上,最后将头部放在骨灰内盒最上层,这样人才是正的,这是对逝者的最基本尊重。”
“纳骨”的过程有一个不容易被人注意到的小细节:张荣和自己的组员们会将火化时工作的厚手套,换成礼仪专用白手套。
这种手套很薄,在100℃高温的炕面,经常被熏黄烂掉,手极易被烫伤。
在他们眼里,即使被烫伤也要换上的礼仪白手套江南殡仪馆火化工,是一种严肃的仪式感,是对逝者和生者的礼貌,是尊重。
而这样的尊重,除了白手套,还体现在很多地方。
火化组的代波说,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纳骨所用的工具绝不能落地,怕骨灰沾到灰尘。一到夏季,高温的火化间里,火化工们生怕自己的汗水滴落在骨灰里,稍微整理一会儿骨灰就要赶紧用袖子擦汗。
“质本洁来还洁去”,是他们对遗体尊重。
作为西安市劳动模范的张荣,他纳骨的过程很特别,会边纳骨边告诉家属这是逝者的什么部位、骨头发黑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等等。
“即使再忙,张师傅给家属讲解的这一步都不会省略。”经常和张荣搭档的礼仪组颜文说,他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逝者与亲人更好的告别。
“他不认为躺在这里的只是一堆白骨,而是逝者最后与亲人对话的机会,他有责任充当这个‘翻译者’”。
火化工的自我修养从精通电子机械开始
要成为一个好的火化师,首先得是个好的电工,还得是个好的机械师,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善心。这是张荣常说的一句话。
对于西安殡仪馆来说,这里的任何一个职位,都需要有很强的技术能力,而火化工,对技术的要求更为苛刻。
做火化工20多年,张荣见证了火化炉的操作从机械到电子再到电脑的演变。
“现在火化都用天然气,节能减排的标准不断上升,我们的机器换了好几茬,不仅要火化好遗体,还得保护环境”张荣说,“以前带徒弟,一个月就能出师,现在得先让他懂机器,知道炉子的构造,再谈操作,不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学习,是不可能让他们上手的。”
“这完全不是一个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结合、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文科生代波对于机械操作和电路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当初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专门研究了火化炉的相关知识。
有了知识,还得有经验。
张荣能够根据遗体的性别,年龄,身材大小,以及个人信息单里的逝世原因、病史等,来判断火化时需要的风力、压力和时长。
“这是硬功夫,纯经验,书本上学不来的。”内敛的张荣,难得一脸骄傲。
每天火化高峰期结束后,每个人清扫完自己负责的火化炉,检查、保养,甚至经常钻进高温的炉子里维修,确保它第二天运转不会出问题。
这个16人的火化组,在家属看不到的火化间里,默默承担着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
最怕“白发人送黑发人”
即使见惯了生死,遇上“白发人送黑发人”,仍然会让火化组这些顶天立地的汉子落泪。
几个月前,贺美兵火化一具40多岁男子的遗体,结束后他的家属来领取骨灰,是一对白发老夫妇,他们接过骨灰蹒跚离开的背影,至今回想起来都让他心里难受。
贺美兵是湖南人,只要一有空,他就一定要回家看看父母。“其实做了这歌工作,才深刻感受到要珍惜活着的人”
张荣曾经受家属所托江南殡仪馆火化工,火化一名6个月大的婴儿,家长想留存孩子的骨灰。这太难了,2岁以下的儿童火化后基本不可能有骨灰。
他研究了很久,一再调试火化炉的各项指标,最终用火化普通遗体双倍的时间,将婴儿如同“鱼刺”粗细的骨头手工压制好,装进骨灰盒交到父母手里。
那对父母哭着给他跪下,那瞬间他没觉得自己多伟大,只是想尽最大努力让生者得到慰藉。
一位医生在给自己父亲做身体检查时,看到他体内有一个流弹片,后来父亲离世,火化时她请求张荣为她找到这个弹片,她的父亲是位老红军。
张荣花了数个小时,趴在炕面上,在老红军的骨灰中寻找“米粒”大小的弹壳,最终成全了家属纪念老人“戎马一生”的夙愿。
一个月前刷屏朋友圈的电视剧《琅琊榜之风气长林》里有一个情景:老王爷即将离世,他嘱托自己的儿子,死后衣冠归王陵,遗骨归梅岭。这段话虐哭了很多人,而在殡仪馆的火化间,也经常会有这样的要求。
很多人离世,骨灰分两份,一份葬故乡,一份葬工作的地方。
对于火化工来说,完成逝者的心愿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火化工的文艺与远方
不同于入殓师,火化组基本都是汉子,但他们细腻起来,妹子们都比不上。
90后贺美兵最大的爱好是做饭,没事儿就自己逛逛菜市场,买些食材研究,每天与遗体打交道,他更明白热爱生活才是人生真谛。
2014年,是贺美兵在殡仪馆工作的第五年,这一年,80后的代波因国考差一分,来到了火化组。
代波写的一手好字,文章也不差,是火化组的“文艺男青年”。
工作后经别人介绍,代波认识了做护师的妻子,现在,他的孩子7个月大。对于他来说,很多件人生大事,都是在成为火化工之后完成的。
组长张荣最大的爱好是自驾游,但他的“远方”和别人的有些不一样。
他经常会开车去周边一些殡仪馆,看看别家的设备和环境,作为“业界大拿”,很容易被同行认出来,人家总打趣说“张师傅这是来考察工作呀?”
作为一名遗体火化工,无论是张荣还是贺美兵、代波,他们都肩负巨大的压力,而生活中的文艺与远方,不仅是他工作背后的另一面,也是他们唯一能减压的方式。
采访结束时,我们问了张荣,如果你的子女想当火化工,你愿意吗?
他没有任何思考的说,当然愿意!
说这句话时,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光彩。
提供便民、惠民治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