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殡仪馆火化工 殡仪馆火化师:作为生命最后的摆渡人 我们更懂得生活
单位名称:重庆四公里江南殡仪馆
服务类别:殡仪馆、火葬场
联系方式:办公室
咨询电话:023-65255520点击拨号
项目优势:一级殡仪馆、遗体火化、守灵治丧、丧葬用品、鲜花灵堂、餐饮服务
单位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广黔路80号
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提供一站式24小时殡葬服务,守灵治丧,遗体接运,丧葬用品销售,遗体火化等
2018年3月29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今年37岁的魏童,是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的火化室副主任。从武警部队转业的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1年。据他介绍,北京每年死亡人口遗体大约1/4是在八宝山殡仪馆火化。他说:“在我们这里,只谈生死,不说‘你好’,不道‘再见’。”
工作人员在魏童的引导下,将放有逝者遗体的棺木放置火化炉火化。魏童说:“对于一具遗体,你不能拿他当一堆肉来看。他是一个人,我们要给予他最基本的人性关怀。让遗体火化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差错,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义务,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基本的职业道德。”
魏童在火化炉火化系统前调试设备。他说,火化工作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火化师必须懂维修,懂处置故障,在火化的全过程对供风、供氧、给火时机进行掌握。此外,还要掌握遗体的基本情况,男女老幼,高矮胖瘦,死亡原因,冷藏时间,随葬品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火化过程不出现意外,确保骨灰洁白而完整。”
魏童检查火化炉系统内部运行情况。“不管是从设备的硬件设施水平,还是人员的服务水平、软件管理水平,我们这里在全行业是领先的。”而提升科技水平,也是人性关怀的需要。“我们2014年后全部换成了抬车炉,更人性化地对待逝者。”从初级学徒到专业火化技师,从第一次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娴熟操作,他经历了数不清多少次的烫伤……而随着技术进步,这个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了江南殡仪馆火化工,更加专业化了。
火化后送行的人群。成为殡仪服务人员,曾让魏童的母亲难以接受:“咱们即使回家种地,也不去做这种工作。”不过,魏童发现这些年来无论是家人还是社会,都渐渐接受和理解了他的这份工作。2015年,魏童参加了由民政部主办的全国首届遗体火化师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第一名。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获奖的消息,这也是他第一次跟朋友分享自己的工作。让他惊喜的是,亲朋好友纷纷转发。
2017年,魏童火化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有20名男火化师都是80后、90后,全部具有中级以上的火化师职业资格证。魏童说:“火化师不像有些人认为的不好接触,每天绷着脸,非常压抑。干殡葬这行的更懂得生活,更热爱生活,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见生离死别,更懂珍惜拥有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殡葬人江南殡仪馆火化工,我们的性格更加开朗,更愿意与人交流。”
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提供便民惠民治丧服务。
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提供一站式24小时殡葬服务,守灵治丧,遗体接运,丧葬用品销售,遗体火化等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电影《入殓师》经典对白
“逝者,也是有尊严的。我们干的工作,就是为逝者保留最后的尊严。”———80后入殓师陈娇、苏家彬谈工作
扫描魔扣查看《入殓师》介绍。
3月30日,江南殡仪馆,入殓师陈娇(女)和苏家彬正在检查化妆工具。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有这样两位80后入殓师,一个叫陈娇,一个叫苏家彬,一个是美女、一个是帅哥。他俩的故事,或许将改变你对殡葬职工的看法。他们阳光、年轻、做事专业而细致。他们是重庆首批入殓师,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入殓师。
陈娇和苏家彬每天干的,就是给遗体注入美丽。“逝者,也是有尊严的,我们干的工作,就是为逝者保留最后的尊严。入殓师,是我们的职业,是我们的工作,但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将坚持一生。”
A
职业
选择
她突然报殡仪服务专业
他只想找一份稳定工作
身材高挑,长相姣好、一身深色职业装,站在重庆晨报记者面前的陈娇,若不是在殡仪馆的告别厅碰到,很难想象,她是一名入殓师。
陈娇出生于1987年。从4年前,大学毕业的她就开始在殡仪馆工作。至今,没有离开过,也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份职业。
陈娇的家就在江北南桥寺。她2006年参加高考,当时报考的学校是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的是殡仪服务专业。
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子,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为啥选择殡仪专业?陈娇说,自己高中成绩不是很好,当时在翻阅招考书时,突然发现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有这样一个专业,突然有一种想报考的冲动。她给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们说自己想报这一专业时,所有人的反应几乎一致:不会吧,殡仪馆,火葬场,你确定今后要到那里去工作?
让陈娇没想到的是,自己将这一想法说给父母听时,爸爸妈妈并没有啥顾虑,直接表态: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你自己把志愿填好,把考试考好。
“入殓搭档”苏家彬的老家,在永川农村,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苏家彬今年27岁,还有一个姐姐,高考那年,父母都年过五旬。
小苏成绩也并不太好。高三那年,他想过放弃高考,一是担心考不上,二是担心即使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父母血汗钱花了。
但这一想法,母亲坚决反对,找他谈心时,抱着儿子哭了。“家彬啊,你还是去上学吧。能不能考上,高考参加完了再说。”
父亲在乡场上喝酒时不知听谁说了这样一个消息:重庆有一个民政校(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有一个殡仪专业,收分不高,出来好找工作,而且收入还不错。
高考那年的前几个月,家彬很努力,最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现在都工作了5年多,没有失业过,算是工作稳定,父母的钱没有白花。”
B
工作
状态
她最开始总出现恐怖幻想
他很小就敢在坟山捉迷藏
陈娇2006年到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有两个专业摆在面前,一个是殡仪服务,一个是墓园设计。她对设计不在行,在绘图方面也无天赋,高中又是学文科,她选择了前者。班上30多位同学,差不多男女各占一半,最后绝大多数都在本行业找到了工作。
“殡仪专业和学医不一样,学医有标本,殡仪几本上是理论知识,大学三年,几乎没有接触过遗体,包括后来到殡仪馆实习。”陈娇说,她在石桥铺殡仪馆实习过,但没有去火化车间,而是做守灵服务。
她想象中的殡仪馆和停尸房,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一样,停着不少尸体,感觉阴森恐怖。因为没有直接接触,实习期间感触并不大。直到后来当了入殓师。
入殓师,是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职业。
最开始,陈娇有些害怕,总会有一些恐怖的幻想,如总担心遗体突然坐起来。“不害怕是假的,只是干久了就习惯了。”
苏家彬比陈娇入行要早两三年,他是陈娇的学长,也是工作搭档。
“没有入殓师以前,遗体到了殡仪馆,守灵两三天,直接火化。”苏家彬说,现在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丧属都要求入殓服务。
他说,来殡仪馆工作前,他在安福堂负责遗体接送,和遗体直接接触并不多,看到的逝者多数是正常死亡的老人。
而每天在殡仪馆工作,却要面对很多非正常死亡的遗体,尤其是因为车祸等意外事故死亡的。至今,他都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的一位非正常死亡遗体,想起那位不幸的年轻人的面容,以及那些亲友们讲述的故事,他眼睛湿润了。“这么年轻就走了,很可惜。”
一直以来,苏家彬都没有害怕过江南殡仪馆火化工江南殡仪馆火化工,到殡仪馆工作了多少年,他就在殡仪馆住了多少年。“我从小就没有怕这些。老家后面有一座坟山,小时候还在坟山上捉过迷藏。”
C
社会
交往
圈子很小聚会多是同行
朋友喜事一般不主动参加
他们白天的工作,都较为严肃。毕竟是和遗体打交道,和丧属打交道。下班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他们会去参加各种聚会,陈娇也会像其他都市女孩一样,经常约人逛街、喝咖啡。只是聚会圈子较小,一般都是同行。大家吃饭喝酒,唱歌,偶尔打麻将。“我们一个月只能休息4天,经常下班时间确定不了,社会交往圈子很小很小。”
因为行业、工作特殊,很多老殡葬工作者认识新朋友,为了避免尴尬,很少介绍说自己是殡仪馆的,一般都说是“民政局的”。但陈娇说,他们这一代殡葬工作者,遇到外面的朋友,一般都直接说殡仪馆的,也能得到理解,第一反应往往会说“这个工作好哦,你们工资高哦。”
苏家彬和陈娇一样,很多时候社交活动都是和同行一起聚会。而外面一些朋友的喜事,他一般都不主动参加。在殡葬这个行业,流传着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不主动和人握手,不给同桌人夹菜,不主动递名片,不轻易出席朋友的喜宴和生日宴会等。
“别的行业,提倡微笑服务,而我们入殓师,必需要严肃,不能笑。因为来殡仪馆办丧事的群众,都很悲伤,笑容是一种非常不礼貌和让逝者家属难以接受的行为。”苏家彬说,而在行业内,如“你好”、“再见”等基本上属于禁语。
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
说我们收入很高不公平
待遇
收入
D
老百姓忌讳在公开场合谈论殡葬,即便聊也总绕不开“暴利”。近年来,关于殡葬暴利的说法屡见于媒体。曾经也有媒体报道过,深圳一殡仪馆火化工的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
入殓师的收入如何?陈娇和苏家彬说:“我们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一年四五万元。这些报道对行业人员来说并不公平。说我们殡葬职工收入高,我们是背黑锅。反过来讲,殡葬从业人员,现在很多都是大学生,甚至还是研究生,而收入比平均工资略高,也很正常。说我们收入高的人,他能来干这一项工作吗?”重庆晨报首席记者 任明勇
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提供便民惠民治丧服务。